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千万吨进口计划告吹 中国燃料乙醇再扩版图

2018-09-03 16:46:1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张嫣表示,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现阶段的燃料乙醇发展过程中将暂时无法大量使用美国玉米,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同时,目前纤维素乙醇技术尚有待突破,进口东南亚等国木薯可行,但供应不稳定。不过,从发展角度看,中美贸易不会永远停滞,未来我国谷物和燃料乙醇还有进口空间,因此我国燃料乙醇产能保持在1000万~2000万吨范围内,安全性更高。

值得关注的是,2001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十五”酒精能源计划,采取试点推广使用燃料乙醇,也标志着我国DDGS(干酒糟及其可溶物)产业开始起步,DDGS的蛋白质含量在26%以上,已成为国内外饲料生产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蛋白饲料原料,在畜禽及水产配合饲料中通常用来替代豆粕、鱼粉。

2001年至2016年,中国政府对燃料乙醇企业补贴政策从定额变为弹性到最后取消,且只有部分企业按需补贴,燃料乙醇产能在此期间仅为低速增长。不过,2015年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补贴“后来居上”,促使乙醇企业综合效益较好和DDGS产业实现第一春。

如今,受2017年起全国推广乙醇汽油政策的刺激作用,国内大力扩建燃料乙醇工厂,由此填补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豆粕替代需求市场中的一些缺口,国产DDGS的市场份额将大大提升,迎来行业大发展的第二春。

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短期我国面临1000万~1200万吨的大豆供应短口,业内预计,政府将尽快重启豆粕进口、增加进口杂粕和推广低蛋白日粮等。而燃料乙醇产业大发展,将促使DDGS从替代豆粕的常规品种升级至主要品种,同时帮助减轻进口杂粕的压力。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