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为了找到优质科技项目,投资机构本身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也在发生变化。肖冰表示自己的投资团队现在基本不招学金融和财务的人,而是招有技术背景、产业背景的人才,甚至是做研发的人才。“要和科学家和技术大拿交朋友,这样投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投中前沿技术项目。”肖冰说。
科创板不是提款机 二级市场将无套利空间
72家科创板受理公司,80%以上有VC/PE投资,涉及到几百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出去的钱超过200亿元,对于VC和PE而言,科创板的加速推进,引导投资机构将更多子弹投入科技创新赛道。
在大会现场,包括源星资本、毅达资本、创东方投资、松禾资本在内的投资机构都表示,在2019年将硬科技板块投资放在首位。全新的退出渠道和规则变更,也给创投募投管退带来新的挑战。
源星资本董事长卓福民认为创投行业仍面“三期合一”的现状,寒冬坚冰未打破。即创投行业正在经历从高速猛进,向低速高质前进的换挡器,创投一代和二代处于交接迭代期,同时募资来源多元化问题未解决,募资环节处于空置期。在这一大背景下,科创板的定价机制会影响到主板、创业板、中小板进行相应改革,会暴露出一部分投资者在裸泳。
“科创板是一个很好的退出渠道,但是关于创投股权退出时间我们比较焦虑,希望这方面可以更开放,对股权创投锁定变得更加合理,尽快解封,让创投股权实时退出。”创东方投资董事长肖水龙指出。
肖冰认为注册制落地后,中国资本市场估值体系会发生很大变化。A股港股化和A股美股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传统人民币基金在二级市场套利的空间就完全没有了,这对投资的质量、投资的标准会形成很大的挑战。
以往即使一个相对平庸的公司,一旦上市投资机构基本上都会赚不少钱。因为上市公司卖壳都能卖20亿元,机构投资估值3亿元、5亿元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机构对投资项目的质量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上市就行。
但未来投资机构不会把什么时候上市、什么时候报材料,作为投资判断的一个因素。投资人所有的出发点都要以第一性的原理看,它是不是好项目,能否成长为大公司和大市值的公司。“未来一个小市值的公司,很有可能没有流动性,很有可能估值较低,哪怕上市也赚不到钱,Pre—IPO的投资商业模式可能等到那时就不存在了。”肖冰表示。
近期,粤港澳和科创板作为热词持续刷屏,前者是2035年预计进入世界前列的大湾区,后者则是众望所归的资本市场试验田,两者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广东 商请创业板注册制改革 据《证券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