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财讯 企业 消费 科技 行业 商讯 滚动

杨涛: 以供应链金融为添加剂和润滑剂 改善产业链韧性

来源: 2023-07-19 19:18:39

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出席2023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论坛,发表《发挥供应链金融力量激活中国产业链韧性》的主题演讲。杨涛指出,金融作为添加剂和润滑剂,可以改善产业链的韧性。数字化时代,产业链企业的金融需求与供给侧正发生着变化,行业亟需构建数字产业链金融新生态,以新型科技力量打开新空间。杨涛还高度认可了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从京东产业链走向产业供应链的实践,这代表着它变成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供应链,当下产业链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最缺的就是新型平台模式的介入。

杨涛指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包括可靠性、响应能力、协同性跟敏捷性几个维度。可靠性是指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响应能力是指弹性与灵活性;协同性是指“点”“链”的协同能力;敏捷性是指智能化动态运作与反馈。与之相对应,供应链金融作为添加剂和润滑剂,可以用于改善产业链的韧性。

杨涛指出,数字化时代下,产业链企业的金融需求发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比如对融资模式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不仅仅是单一的信贷融资需求,而且需要根据产业链的特征匹配多层次的间接融资或者是直接融资产品;对非融资类金融功能的需求更加强烈,包括支付结算、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都是重中之重。特别是跟风险管理有关的保险担保类产品,能够有效地助力产业链企业更好地管理风险;从个体金融需求转换为产业链标准化需求,满足产业链各类企业的一般金融需求成为金融创新的着力点;从生存类需求为主,转化为生存与发展并重的金融需求,尤其要运用金融力量激发企业的内生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杨涛表示,伴随着新技术、AI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的演进,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模式跟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依托于新技术的支撑,通过发掘跟积累交易信用数据,可以全面拓展功能服务的金融服务链与产品链。然而,当下供应链金融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违约和欺诈事件还是在一些非规范的活动中经常存在,应收账款和存货仍然有管理的难题;风控在很多情况下也难以做到完全地模型化、标准化;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决;仍然没有完全彻底地跳出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过度依托核心企业的一些局限等。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同时提升供应链金融韧性?杨涛认为要从稳定性、适应性、创新性、服务性四个方面进行解决。比如稳定性是指在现有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中,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如何实现金融活动的稳健性;适应性是指需要更好地适应性产业链自身不断优化迭代;服务性是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产业链全要素生产力提升。

基于中长期视角,杨涛认为需要构建产业链金融的新生态。第一,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优化产业链金融的全流程,实现交易更透明、更可追溯,提升参与者的信任与信心。第二,全面优化数字产业链金融的数据基础,实现数据要素到数据资产的升级,使其更加可计量、可分析、可确认、可流通,可以有效地弥补产业链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中的信用缺失。第三,进一步促进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标准化建设;第四,持续改善产业链金融的风险管理。第五,产业链金融创新也离不开必要的政策支持。

结合科技企业在供应链金融生态中的角色,杨涛高度认可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从京东产业链走向产业供应链的实践。他指出这代表着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变成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供应链,而当下产业链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最缺的就是新型平台模式的介入。所谓平台模式的特征,杨涛指出第一个层面是指拥有网络外部性,参与的主体越多,这种网络外部性带来的正的规模经济效益就越大。第二个层面是指多归属性,意味着参与这个平台的客户有各种各样的多种选择,平台不具有排他性。最后一点是定价策略,把外部的一些交易活动所需要的定价方式,转化为在平台的链条内部,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价格优化。而“新型”平台模式,则意味着数字化与新技术的力量全面介入,促使平台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李劲

精彩推荐